叶小文:要重提“人人为我我为人人”
第五届中国介休清明(寒食)文化节于4月1日在山西介休绵山开幕,并围绕“孝慈文化与道德复兴”主题进行对话。凤凰网现场对话参与主题对话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。
绵山对话
凤凰网:慈孝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复兴的难点是什么?
叶小文:从根本上来说,慈孝在农业社会根深蒂固,成为代代相传的血脉,只是近代以来,社会巨大变革,慈孝文化受到冲击。现代社会转型,一定要有合理的动力,慈孝是人类的共性,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动力,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。染上封建的传统,不去掉不行,好东西则要和现代社会结合,怎么样结合起来,难点在这里。
凤凰网:二者结合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哪方面?
叶小文:首先,要毫不犹豫地发展市场经济,完善社会体制,把好的东西调动起来。好的市场经济是完善的,尊重平等的。但现在的市场经济有很多弊端,亚当斯密就提出来,不能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社会,把所有事情都作为一种交易。这个时候,就要从传统文化好的东西,以及人类的本性,找到一种结合点。
问题最难的就是怎么简明易懂,让人人都理解,都去行动;背信弃义,人人谴责,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。曾经我们说,不管白猫黑猫,抓到老鼠就好猫,现在,它不仅是黑猫白猫,而且是一只绿猫,爱护环境的猫,是一只善良的猫,让我们一起努力寻找吧。
凤凰网:刚才你提到城乡二元化加剧了道德的分化,你认为道德在农村与城市如何融合?
叶小文:这实际上是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结合,最好的就是重提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,我曾提出过这个观点。探索一个人人都愿意,既能和市场经济相融合,也符合人人意愿的框架,我认为就是重提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。(周东旭)